陈泽峣:以音乐会总结作曲学习首阶段成果
12月22日,一场特别的音乐会在北京朗新伦音乐厅举行。主角是年仅19岁的作曲家陈泽峣,他以八首室内乐作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去年,他的《第一奏鸣曲》在第九届常青藤国际音乐大赛中荣获青年组作曲一等奖。如今,作为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大一学生,陈泽峣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小编建议自己进入大学前的创作历程。
音乐会上,亚洲爱乐乐团精彩演绎了陈泽峣的八首室内乐作品,其中包括获得大奖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和最新创作的《C小调钢琴三重奏》。陈泽峣的老师、著名作曲家宝玉担任导赏嘉宾,为观众解读每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第一钢琴奏鸣曲》结构严谨,运用了浪漫主义晚期的和声语言。陈泽峣回忆道:“老师宝玉一直告诉我,每个音符都应有其合理的解释,这对我后来的创作影响深远。”这部作品不仅为他赢得了国际认可,也坚定了他走作曲之路的决心。
《C小调钢琴三重奏》是他最近的作品,创作于今年6月。陈泽峣坦言这是他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因为它更贴近他当下的心境。“主部主题是在高考前创作的,当时我内心充满了彷徨与不安,但随着音乐的发展,情感逐渐变得激昂明朗,仿佛是一场冒险之旅。”
《第一弦乐四重奏》则创作于去年4月,那时陈泽峣刚从北京回到西安,生活节奏放缓,作品中融入了陕北民歌元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
音乐会上还上演了五首艺术歌曲,展现了陈泽峣对不同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寂寞》是他最早创作的一首,旋律带有民国时期的韵味;《梦回江南》则是为男高音量身定制,通过钢琴模仿古筝、古琴的音色,营造出浓郁的中国风情。
《偶然》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首歌曲为男中音而作,陈泽峣表示,在创作时他会设身处地地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尊重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用音乐传达诗人的情感。
《喝火令记梦》是唯一一首由女高音演唱的艺术歌曲,陈泽峣认为这些歌曲风格相近,因为它们几乎在同一时期创作,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
陈泽峣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时,一次歌曲创作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学习作曲的想法。作为理科生的他,这个决定让老师们感到意外,但父母的支持让他坚定地走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2021年11月,陈泽峣离开家乡西安来到北京,跟随作曲家宝玉学习作曲。独自生活的两年里,他学会了面对孤独,逐渐适应了从探求标准答案到开放性创作的转变。“作曲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它没有标准答案,却充满了无限可能。”陈泽峣说道。
经过两年的努力,陈泽峣考入浙江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旅法作曲家安承弼和韩贞恩,并成为常青藤国际教育协会的签约少年艺术家及亚洲爱乐乐团的驻团作曲家。
宝玉认为,现代作曲已不再依赖单纯的感性创作,而是需要理性思维来挖掘深层次的艺术表达。陈泽峣凭借扎实的理科背景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从一张白纸到获得国际奖项的认可,陈泽峣的成长令人欣慰。”宝玉评价道,“未来,他定能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删除。(联系邮箱:)